“光明教苑”栏目精心准备暑期安全指南,提醒家长守护孩子安全“撒欢”
版次:07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07月15日
光明儿童笑容绽放,阳光成长。
在声声蝉鸣中,光明区莘莘学子期盼已久的暑假已经来了。长长的假期里,是冰镇西瓜旁的绘本时光,是游乐园里的欢声笑语,是外婆家院子里的追蝶嬉戏,也是和小伙伴们相约探索世界的新奇旅程……在这些缤纷多彩的画面背后,也潜藏着一些看不见的“小陷阱”——马路上飞驰的汽车、野外看似平静的水域、家中插座里的“电老虎”等,为了让孩子们的暑假既能尽情“撒欢”,又能稳稳当当,“光明教苑”栏目特意准备了这份暑期安全指南,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平安的守护下,收获一整个夏天的快乐与成长。
交通安全
平安出行,守护每一段旅程
交通安全是暑期安全的重中之重。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频率大幅增加,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是骑自行车、步行,都需要时刻将交通安全牢记在心。
在道路行走时,一定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走斑马线,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千万不能闯红灯。同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也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听音乐,以免分散注意力,引发交通事故。
对于骑自行车的学生来说,年满12周岁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切勿驾驶电动自行车。骑车前要检查车辆的刹车、铃铛等部件是否完好,确保骑行安全。在道路上骑行时,要靠右侧行驶,不逆行、不闯红灯、不双手离把、不扶身并行、不追逐打闹。经过交叉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来往车辆。此外,不要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大雾等天气条件下骑自行车外出。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公共秩序,排队候车,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车,不要拥挤、争抢;下车时,要注意观察车辆周围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再开门下车,防止被过往车辆碰撞。乘坐私家车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或安全带。未满4周岁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4-12周岁的儿童在乘坐轿车时,也应尽量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或坐在后排并系好安全带。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为孩子营造安全的乘车环境。
防止溺水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夏季天气炎热,游泳成为很多孩子喜爱的消暑方式,但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家长和孩子们必须高度警惕。
同学们要牢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不准在上下学的途中和假期中,在水边、到水里玩耍、嬉戏、打闹。
如果想要游泳,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正规的、有资质的游泳场馆去。进入游泳场馆后,要遵守场馆的规定,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在水中发生抽筋等意外。在游泳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不要做危险动作,如跳水、潜水等。
若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因为溺水者在慌乱中可能会紧紧抓住施救者,导致施救者也陷入危险。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同时可以寻找身边的漂浮物,如木板、救生圈、长竹竿、绳子等,扔给溺水者,让其抓住,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家长们也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在带孩子去水边游玩时,要时刻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同时,要向孩子普及溺水自救知识,如在水中发生抽筋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用手抓住抽筋肢体的远端,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另一手向下压膝盖,帮助抽筋部位缓解。
居家安全
筑牢防线,守护温馨港湾
假期里,很多孩子会有独自居家的时间,居家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在用电安全方面,孩子们要了解基本的用电常识,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插座等,以免发生触电事故。不要私自拆卸、安装电器设备,如遇电器故障,要及时告诉家长,请专业人员维修。同时,要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关闭电器电源。
用火安全也至关重要。要远离火源,不要玩火,不要随意点燃蜡烛、蚊香等,尤其是在易燃物品附近。使用燃气时,要注意通风,用完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防止燃气泄漏。如果发现燃气泄漏,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开关电器、使用明火,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并通知家长或拨打燃气公司的抢修电话。
食品安全是居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剩余的饭菜要妥善保存,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此外,要注意防盗防骗。独自在家时,要锁好门窗,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有陌生人敲门,要通过猫眼观察,询问其身份和来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遇到可疑人员或情况,要及时打电话告诉家长或报警。同时,要警惕网络诈骗,不要轻易透露家庭住址、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
擦亮双眼,畅游健康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在假期里接触网络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要沉迷网络游戏。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影响视力,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上网计划,约定每天的上网时长和上网内容,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
在网络交往中,要教育孩子谨慎交友,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要和网友见面。如果网友提出见面要求,要及时告诉家长,由家长判断是否安全。同时,不要向网友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学校、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要提高孩子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不浏览不良网站,不传播谣言和有害信息。告诉孩子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遇到可疑信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和转发。如果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向家长或有关部门举报。
旅游安全
快乐出行,平安返程
暑期也是家庭旅游的旺季,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旅游安全不能掉以轻心。
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目的地的天气情况、风俗习惯等,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衣物、药品、证件等物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签订详细的旅游合同,了解旅游行程和注意事项,不要参加非法的旅游团。
在旅游过程中,要遵守景区的规定,爱护景区的环境和设施。不要擅自离开旅游团队,以免走失。如果和家人走散,要保持冷静,及时向景区工作人员或警察求助,并记住家人的电话号码和旅游团的联系方式。
注意饮食卫生,在旅游途中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避免过度疲劳。
在景区游玩时,要注意脚下安全,不要到危险的区域游玩,如悬崖边、未开发的区域等。参加漂流、登山等游乐项目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要注意防暑降温,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在高温天气里,要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防晒霜等,多喝白开水,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要立即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采取降温措施,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心理健康
阳光成长,守护心灵家园
假期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让一些孩子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暑期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娱乐、运动等时间,让孩子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打球、跑步、爬山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等情况,家长要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跟学校反馈,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孩子们之间也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假期里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参加有益的活动,增进友谊,共同成长。
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整理(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