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年销量超两百万只
版次:02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07月18日
光明红烧乳鸽。
大宝鸽场旧照。
光明农场知青。
光明乳鸽作为“光明三宝”之一,是一道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而兴的美食,因皮滑肉嫩、骨香美味、鲜美多汁,被称为“天下第一鸽”。仅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年销售量就超两百万只,荣获“深圳餐饮地标美食·名菜”称号。
光明招待所于1983年正式对外营业,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有人曾说:“一个光明招待所,一只红烧乳鸽,半部深圳史。”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这道美食早已超越了味蕾的意义,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开拓精神、创新活力与文化传承的温情符号。
追溯
与深圳经济特区同启的拓荒岁月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一声春雷唤醒了南海之滨的荒野。而此时的光明,早已在拓荒者的汗水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1958年成立的光明农场,曾被戏称为“深圳的西伯利亚”,却在经济特区建立的浪潮中,成为了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末,一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这里开垦荒野、修筑道路,为光明农场奠定了根基。60年代迎来知青、70年代安置归侨,光明招待所最初作为农场的内设服务单位,见证了两代建设者的奉献。而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鹏城,光明农场也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1982年,借着经济特区“引进来”的东风,光明农场与港商合作兴建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肉鸽饲养基地——大宝鸽场。这一合作,既是经济特区早期“敢闯敢试”精神的体现,也为光明乳鸽的诞生埋下了伏笔。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光明招待所顺势转向对外经营,首创的红烧乳鸽一经问世便“火”遍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早期商业活力的缩影——就像经济特区从“先行先试”到“蓬勃发展”的蜕变,这只鸽子也从农场的食堂菜,变成了深圳的“味觉名片”。
从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到1983年红烧乳鸽问世,短短3年,光明招待所完成了从“内部食堂”到“美食地标”的跨越,恰是经济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生动诠释。如今,位于光明区法政北路26号的光明招待所,依旧红火营业,延续着这段与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历史。
传承
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深圳标准”
深圳经济特区45年的发展,既是速度的奇迹,更是品质的坚守。光明招待所的红烧乳鸽,正是这种“坚守”的味觉象征。
经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引进来”与“本土化”的融合,光明乳鸽的诞生亦是如此。大宝鸽场建成之后,便从香港引进了美国落地皇鸽种苗,历经十余年风土驯化与杂交改良,培育出我国新一代优质种鸽——大宝皇鸽。
父母亲鸽坚持五谷杂粮喂养,乳鸽仅吃父母亲鸽分泌的嗉乳,不添加任何外源性食品。虽然这样养鸽成本很高,但因为品质,所以值得。
“这里的乳鸽总是比别家要大一圈。”常常有客人这样说。个头大、胸肌饱满、白羽白皮、抗病力强,是大宝皇鸽的特点。光明招待所选用大宝皇鸽作为原材料,严选25-28天龄、500-600g的乳鸽用于烹饪,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变过。
45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从“速度优先”到“质量为王”,而光明招待所对食材的挑剔从未改变。就像深圳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品控追求,这只鸽子的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深圳标准”的严谨。
烹饪技艺上,光明招待所的“先卤后炸”技法更是深圳经济特区“创新精神”的体现。不同于传统红烧需脆皮水、风干的步骤,这种技法既适应了广东“易上火”的气候,又简化流程保留鲜味。卤水采用融合了甘草、八角、桂皮、罗汉果等20多种中药材的秘制陈年老卤,每种材料都严格配比;炸制选用优质花生油,控温控时,锁住汁水,色泽诱人,皮酥饱满。
这份坚守与创新,也得到了食客的认可。餐厅顶棚上,像直升机螺旋桨一样的大风扇几十年依然不停地运转着。陈先生和其他食客一样,在周末排着队,等待着美味的降临。他评价道,光明招待所乳鸽十分美味,“皮酥、肉嫩、多汁水,还能吃出一股淡淡的中草药味”。这正是对光明招待所红烧乳鸽品质的最好佐证。
共生
老味道与新城市的双向奔赴
深圳经济特区45年,是一部“破旧立新”的发展史,而光明招待所这处带着“大棚式”大堂、老吊扇的“老字号”,却成了新与旧的完美共生体。
45年来,深圳从边陲小镇蜕变为国际化都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光明招待所里,厨师长朱宏林在灶台前坚守20余年,用锅铲翻炒出不变的味道;曾德军在这里工作15年后,选择在此为儿子举办婚礼,让成长与传承在此交汇;家住福田的老奶奶每周坐地铁跨区而来,为的就是这口伴随特区成长的滋味。这些故事,恰是经济特区45年里“速度”与“温度”的平衡——城市在向前奔跑,却从未丢掉那些温暖的记忆。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大湾区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光明招待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中通道开通带来了更多的大湾区食客,深圳周边的不少游客来光明都更加方便了。”工作人员介绍道,“现在暑假人更多了,交通便捷,多了很多外地的食客,现在中山、香港过来的特别多。”甚至,深圳光明乳鸽和中山石岐乳鸽之间的美味对决,也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展现出大湾区美食文化的交融与活力。
1983年至今,光明招待所用一只乳鸽记录了变迁。当人们咬下那口皮酥肉嫩的红烧乳鸽时,尝到的不仅是美食的滋味,更是深圳经济特区敢闯敢试、坚守品质、温暖包容的全部味道。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耿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