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道举办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活动
版次:03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07月18日
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活动现场。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林鹏辉 许洪春 文/图)近日,区工业与信息化局、凤凰街道办事处、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矽知科技联合举行气体传感器创新应用交流沙龙,通过推介凤凰街道营商环境、专家及企业家代表分享经验等形式,助力招商引资,深化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据了解,2025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在2025年至2030年预计突破20亿美元。近年来,光明区智能传感器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传感器集群。凤凰街道位于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区,肩负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智能传感器主题专业园区的任务,是重要的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
活动中,凤凰街道推介其优越的营商环境,拥有交通高效便捷、商务配套完善、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设施优越、住有宜居保障、惠企政策全面等六大显著优势。凤凰街道组建了50多名专业人员的经济专班,首创“1+2+3+4”经济服务体系,建成全区首个街道级虚拟园区,创新“早餐会+恳谈会”政企直通模式,获评“深圳市营商环境十强街道”。在产业布局上,凤凰街道聚焦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聚集了一批代表性龙头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有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上市企业和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起“头部引领、梯队协同”的创新发展矩阵。凤凰街道依托大湾区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拥有百万级高标准工业上楼厂房的明湖智谷,正加速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并持续完善产业链和服务链。首创“链式前置招商”机制,在土地出让前完成产业链分析并同步布局产业孵化载体;建成片区全景数字展厅和行业联盟协会参观空间;搭建“园区运营商+链主企业”联合招商平台,实现“厂房未交付、企业先锁定”,首批17家意向企业需求面积达8.6万平方米,破解“项目等空间”的困局。
活动现场聚焦技术前沿与产业融合,厦门大学教授、三优光电首席科学家董小鹏,Nanoz Group中国区总经理汤学军同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了光纤激光传感、微型金属氧化物传感、超表面光学传感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涵盖汽车、工业、医疗、低空经济等应用方向。
在产业交流环节,与会者就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痛点与机遇、光明区及凤凰街道产业配套对企业发展的赋能作用等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