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七院组织编撰,将13项服务内容标准化,守护生命“最后一公里”
版次:06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07月18日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陈泽淳)当生命进入终章,人们如何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告别世界?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规范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指南,首次将“生存期评估”“心理社会支持”“善终准备”等13项服务标准化。据悉,该指南由广东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依托单位——中山七院组织编撰。医院整合临床实践与政策研究,旨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广东经验”。
安宁疗护,被称为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站”,是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为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层面的整合照护,帮助其有尊严地离世。
“好的医疗,一半是技术,一半是人文。”这是中山七院创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常挂嘴边的话。面对社会老龄化加速背景下与日俱增的“善终”需求,中山七院主动投身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探路者”。
医院牵头编写了深圳市安宁疗护医疗、护理和社会工作操作指引和深圳市地方标准《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将多年经验凝练为实践依据,为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深化与扩展提供了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示范。
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医疗保障局于2024年11月印发《关于促进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发展的通知》,列出了13项服务内容,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中山七院迅速集结全省知名专家及一线从业者组成编写专家组,历时3个月形成讨论稿;随后在省内多地的安宁疗护机构试用,并征求省民政厅、省医保局等多部门及21个地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意见;通过3次专家座谈会充分论证,凝聚专家共识与实践经验,最终于今年6月中旬完成《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项目指南》。
《指南》规范了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13项内容,既有常规的治疗、护理、检验检查,更涵盖心理痛苦评估、生命回顾、善终准备等服务。至此,生命最后阶段如何获得有尊严、有温度的照护,终于有了覆盖“评估-干预-预后”的临床实施路径。
据介绍,《指南》有利于规范广东省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让生命末期患者享受到更专业、更有尊严的照护服务。以《指南》为依托,广东省也可在全省遴选出一批示范性教学基地,将有效填补安宁疗护的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