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优秀家风 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光明区用活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廉洁家风教育阵地

版次:04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10月24日

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肖桂禄/文 记者 卢正辉/图)10月23日,深圳光明区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正式启用。这是光明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玉律社区。玉律村曾氏为南迁的曾子后裔。清同治九年(1870年),玉律村曾氏后人为弘文兴教、纪念先祖曾弼君,修建弼君公家塾。这座占地约300平方米的建筑,历经民国修葺、解放后作为玉律第一所公立学校使用,如今已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由光明区纪委监委和玉塘街道纪工委联合打造。基地主要依托弼君公家塾和玉律文化广场等现有资源进行“微提升”,主要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曾子生平事迹、曾子家风故事、曾子文化思想,特别是重点弘扬了曾子与近代廉政相关的“修身”“内省”“慎独”等思想,同时展示了曾国藩、颜氏、钱氏、包氏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优秀家风故事,旨在弘扬和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光明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新时代基层廉洁文化建设。近年来,坚持每年开展“廉洁家风文化周”活动,并推出了原创廉政教育节目《墨韵说廉》等廉洁文化品牌节目,打造了《平凡不凡》《签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廉洁文化精品。此次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正是光明区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人物简介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孝道著称,后人尊为“宗圣”。他倡导“孝悌忠信”“内省慎独”,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理念。其参与编撰的《论语》、所著《大学》《孝经》为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中华传统家风建设的源头活水。

作者:俞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