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1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10月24日
杨依一
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集团)
西校区五(1)班 杨依一
指导老师:刘英武
秋日的茅洲河畔,秋风微凉,为赴一场与白鹭的约定,我信步来到河畔。听说这里的白鹭常在浅滩觅食,时而振翅低飞,为城市增添一抹灵动。然而,我伫立在河岸许久,却迟迟不见那雪白的身影。
河水清澈,倒映着蓝天与岸边的芦苇丛,几只蜻蜓在水面点出细小的涟漪。我沿着道路缓缓前行,目光扫过每一处可能的角落——或许它们正藏在芦苇的深处,或许因游人惊扰而暂避他处。偶尔有麻雀掠过,带着急促的鸣叫,却更显白鹭的缺席。
妈妈走在后面见我张望,便说:“白鹭性子警觉,来得早才见得着,我们来得太晚了。”我恍然,也许它们早已在晨光中翩然而去,只留我在遗憾中想象:那修长的脖颈如何划破朝雾,雪白的羽翼又如何与霞光共舞……
风掠过耳畔,捎来一丝羽翼残留的气息。我想:对岸的枯枝上,是否曾驻留过它们的长腿?淤泥间零落的爪痕,可是昨夜觅食的印记?一只翠鸟箭一般射入水中,惊得我心头一颤,却终究不是期待中的那抹素白。
它们像云朵的化身,来去皆随性。当阳光再次爬上树梢,我转身离去,衣角还沾着草屑与未尽的期待。
虽未亲眼所见,但白鹭的存在,本就是这片湿地最美的传说。
编辑点评 小作者写“未遇”却处处是“遇”,用细腻的观察与诗意的语言,让意象层层铺陈,那份遗憾中的美与思索,显得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