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学两节课例入选市级精品课

版次:09来源:光明新闻    2025年11月10日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杨文砚)近日,在深圳市2025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中,光明区光明中学语文科组谢晓璐老师、音乐科组郭炳明老师凭借课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阳光三叠(琴歌)》入选市级精品课,并晋级省级遴选。此次省级遴选,深圳市每学科仅5个名额,光明中学是少数实现双学科突破的高中。

据悉,光明中学将精品课建设列为年度教研重点工程,成立专项工作组全程保障,召开专题会议牵头制定“三阶培育计划”:通过青蓝工程夯实基础、名师工作室专项打磨、科组联合教研拓展视野,为参赛教师提供精准资源支持。遴选期间,校领导多次参与备课研讨,协调录课设备与技术团队,确保课程呈现最佳效果。

其中,高中语文科组谢晓璐老师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设计思辨性课堂,她的课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活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舆情分析、广告解读等实践掌握逻辑工具,获评“跨学科教学典范”。在备赛过程中,谢晓璐老师从引入逻辑规律的理论学习,到识别生活中的逻辑谬误,再到探讨文学中“逻辑破格”的艺术价值,旨在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实现从认知到能力、从求真到审美的自然过渡等。

高中音乐科组郭炳明老师深度挖掘传统琴歌文化,在《阳光三叠》课例中融合诗词吟诵、古琴演奏与历史溯源,通过“听一品—创”三维教学法唤醒文化基因,被专家组赞为“美育融合标杆”。郭炳明老师聚焦教学设计与学科核心素养的精准对接,构建“识曲一品诗—悟情—传韵”四阶教学路径:先引导学生感受琴歌魅力(培养审美感知);结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背景解析“阳关”意象(深化文化理解);通过“跟唱琴歌”“模拟抚琴”实践艺术表现,最后延伸至“校园书香角诗词分享”(激发创意实践)。

此次精品课的突破是光明中学教研转型的关键里程碑。近年来,光明中学通过搭建“教学研评”一体化平台、推行主题式跨学科教研、引入AI课堂诊断系统等措施,持续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

作者:龙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