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8日 第07版:民生
  • “传统味”不减“潮流味”更浓

    中秋将至,团圆的日子即将来临,种类繁多的月饼纷纷上市,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近日,记者走访光明多个月饼销售场所,了解今年中秋月饼市场行情,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也提醒市民理性消费、科学健康食用月饼。

    口味独特、款式新颖的月饼涌现

    蓝鲸世界天虹超市和万达广场兴勤超市,都在醒目位置设置月饼食品专区,各色月饼被摆满货架,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月饼“传统味”不减,“潮流味”更浓,除了五仁、莲蓉、蛋黄等传统口味,榴莲、抹茶等一些口味独特、款式新颖的月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随着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改变、月饼工艺的成熟、消费需求的变化,传统月饼逐渐趋向零食化、点心化,地方特色等差异化产品不断涌现。

  • 幸福生活节活动受欢迎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王文娟文/图)9月25日-26日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白求恩党群服务中心在东西两院区举办“医路有爱·情暖中秋”幸福生活节活动,让患者和家属沉浸式感受“团圆与爱”的节日氛围。

    活动现场,医院把中秋民俗庙会搬到了住院楼前,让患者和家属下楼就可以赏花灯、猜灯谜、玩中秋小游戏,共同感受节日的气氛。在活动拱门、月下萌兔打卡区,大家争相与巨型月兔、月亮等灯光设施合影留念;在喜事花灯展览、灯谜答题区,大家一起学习中秋传统知识、健康常识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医院还特别设置膳食宝塔主题摊位,提供全国各地的月饼,营养师志愿者现场为大家进行饮食知识科普。

  • 举办幸福生活节大集市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李军涛通讯员余勇 项婷婷文/图)近日,凤凰社区在红坳新居、林泉居、云锦园小区举办主题为“欢度中秋迎国庆”幸福生活节大集市活动。

    现场设置科技互动体验、归侨特色文化、中秋趣味游戏、便民关爱服务等多个主题活动区域,打造多样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幸福盛宴”。在归侨特色文化区,现场制作归侨美食,追忆归侨印象,传承归侨特色文化。在中秋趣味游戏区,居民现场猜灯谜,制作冰皮月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便民关爱服务区,工作人员为居民送上义剪、义宣、义诊等便民服务。活动结束后,凤凰社区向老党员、困难群众送上归侨美食和冰皮月饼。

  • 守护中秋佳节“团圆味”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9月25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对辖区大中型超市等主要月饼销售场所进行检查。

    为从源头制止月饼乱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前期对光明区一家大型月饼生产企业开展突击检查,督促其依法依规进行月饼生产包装,重点检查月饼生产过程是否存在原料过期使用、食品变质现象,包装过程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包装方式是否合法合规,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在严格检查的同时,执法人员积极宣传,告诫经营者明码标价,做到依法经营,维护月饼市场秩序。

  • 10月3日-6日可预约参观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 通讯员 邹玮)记者从光明区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了解到,该基地节假日期间开馆时间为10月3日-6日,9月29日-10月2日闭馆,预约成功后请市民朋友们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由专业讲解员带队随团参观。

    据了解,基地内设交通场景、生活场景、校园场景、自然灾害等6大体验实景环境,涉及交通安全、家居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公共场所、安全自然灾害等9个行业领域。基地设置展项75项、体验项目209项。其中,7个体验项目达到国际一流水平,12个体验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地讲解员会根据不同人群,定制不同的体验路线,欢迎广大群众预约参观,在假期中提高安全意识,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

  • 组织亲子制作中秋灯笼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余巍巍 梁春洁)近日,光明区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简称“未保中心”)举办“月满中秋爱伴成长”亲子DIY中秋灯笼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给参与活动的亲子们讲述与中秋灯笼有关的神话故事,以提问互动的形式讲解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并通过诗词朗诵和猜灯谜,让亲子家庭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 一排排红色灯笼吸引群众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杨昌清 李佳)9月25日,公明街道综治办在元山广场举行“中秋明月揽芳华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通过中秋节日与禁毒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禁毒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一排排红色灯笼下的禁毒灯谜、传统特色的禁毒“画糖人”等吸引了不少群众。与此同时,禁毒社工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派发宣传资料并讲解毒品的种类及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让居民更加直观地认识毒品、了解毒品,学习禁毒知识。

  • 居民参加迎中秋游园会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俞冰传通讯员陈嘉彗黄紫茵/文记者卢正辉/图)近日,公明社区在红花山公园、小区党群服务站组织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

    在红花山公园,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居民手持竹编灯笼、书法团扇穿梭在传统美食、互动游戏、创意手工等摊位间。小朋友们不约而同来到糖葫芦、糖画的摊位,耐心有序地等待香气四溢的美食出炉。“游园会有吃有玩,通过手工制作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精心策划这次活动。”居民张女士说。

  • 会员品尝各种口味月饼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余勇 林国宁)近日,凤凰街道职业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举办“情满月圆庆中秋”活动。

    当天,凤凰街道职业康复中心会员们吟诵《月之故乡》《月圆梦圆》等经典诗句,猜中秋字谜等。大家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如起源于广东地区的广式月饼,皮薄、馅多,按馅料不同分为椰蓉型、水果型等,从饼皮上分为糖浆皮、酥皮和冰皮等。滇式月饼又称云腿月饼,饼皮酥松,馅料咸甜适口。苏式月饼小巧精致,皮层酥松,馅料甜而不腻,荤素口味皆有。年逾七旬的老人麦先生高兴地说,“我们老人一起参加活动,可以品尝各式月饼,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真的很开心。”

  • 制作月饼送给困难群众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蒋茜文/图)近日,楼村社区“两新”党组织举办“冰皮月饼DIY送温暖”活动,5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参加。

    活动中,老师介绍月饼的悠久历史及人月团圆等传统文化知识。随后,老师现场演示冰皮月饼的详细做法,大家认真聆听,并在老师指导下和面、包馅、打模、包装等,很快就制作出一个个形状可爱、花纹各异的冰皮月饼。

  • 居民在家门口过足“戏瘾”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通讯员 钟冰旋/文记者李立治/图)9月16日至25日,石围社区在祠堂广场举办“党建引领非遗粤剧闹中秋”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过足“戏瘾”。

    好戏尚未开场,附近的居民已将舞台围个水泄不通。随着二胡声响起,戏曲表演拉开帷幕。台上,演员们盛装出场,为观众献上《唐明皇与杨贵妃》《醉打金枝》《六月飞霜》等经典剧目。婉转动人的唱腔、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沉浸其中,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我很喜欢看戏剧。这几天,我一吃完饭就带着孙子来广场,晚点就没有位置了。以前看剧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看,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剧,感觉很不错。”观看演出的居民麦女士说。

  • 动手做月饼喜迎中秋节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姚思倚)9月25日,公明街道居深港人联谊会开展喜迎中秋节活动,邀请辖区居深港人及归国留学人员共同制作中秋月饼。

    在体验环节,大家按照老师的讲解先把面团切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滚成小圆球后压扁,再把馅料包进去搓圆,用模具按压成型,一个个不同花纹、不同颜色的冰皮月饼便制作完成了。“我超爱吃冰皮月饼,但这是我第一次亲自动手制作。”家住上村社区的陈先生说,看老师示范觉得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冰皮月饼的皮很容易破。“我做了六个豆沙馅的冰皮月饼,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虽然形状不是很标准,但自己做的味道不一样。”陈先生笑着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