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第04版:要闻
  • 推动民生政策落地生根见实效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10月23日下午,光明区政协开展“双月走街道”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视察活动,通过实地视察、深入交流、精准建言,推动民生政策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区政协主席黄伟平、区政协副主席席卫忠参加活动。

    视察组首先参观了玉塘社区医院,深入了解医院建设发展情况。据悉,玉塘社区医院是光明区政府为补齐玉塘街道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委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运营管理的全区首家社区医院。医院位于玉塘街道智衍创新大厦,总建筑面积6756平方米,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并于2025年5月11日起试运营。

  • 光明推出首部原创本土纪录片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10月23日下午,光明区举行引进文化顾问暨李亚威·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并开展纪录片《迳口村的暖阳》交流分享会。光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志伟出席活动。

    活动中,与会人员观看了李亚威艺术创作历程回顾短片,随后举行李亚威·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并为李亚威颁发文化顾问聘书。据悉,李亚威作为国内著名导演,多年来深耕历史人文领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此次受聘为光明区文化顾问,将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光明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艺术指导。

  • 弘扬传统优秀家风 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肖桂禄/文 记者 卢正辉/图)10月23日,深圳光明区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正式启用。这是光明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新时代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曾子家风文化教育基地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玉律社区。玉律村曾氏为南迁的曾子后裔。清同治九年(1870年),玉律村曾氏后人为弘文兴教、纪念先祖曾弼君,修建弼君公家塾。这座占地约300平方米的建筑,历经民国修葺、解放后作为玉律第一所公立学校使用,如今已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聚焦为民办事 强化安全教育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杨曦)10月23日下午,区政协副主席麦耀明率队开展光明区政协“安全守护行动”专项监督视察活动。

    调研组首先来到深房光明里,了解地下空间防汛挡水板安装工作情况。据了解,地下空间防洪防涝是防汛工作的关键一环。2024年以来,光明区已完成学校、医院、福利院、住宅小区、商业楼宇等276处地下空间防汛挡水板安装工作。今年1-9月已完成1220个排水检查井井盖更换修复、68处地下空间挡水板安装工作。

  • 区疾控中心优质高效服务获赠锦旗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汤燕如)近日,光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市民王先生送来的一面锦旗,感谢该中心在办理游泳场所卫生许可证过程中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这是该中心今年因行政许可优质服务收到的第二面锦旗。

    据了解,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承诺制实施过程中,王先生对游泳场所卫生许可办证流程和新卫生标准掌握不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主动为其详细讲解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耐心解答各类疑问。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开展许可事前指导,组织专业人员前往拟经营场所,对卫生设施硬件建设及卫生标准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建设标准及设施一次性到位。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